建筑材料及其制品水蒸气透过性能试验方法
建筑墙体膜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防水材料,在加强建筑气密性、水密性的同时,其独特的水蒸气透过性能,可使结构内部水汽迅速排出,避免结构孳生霉菌,保护物业价值,并解决了防潮与人居健康,是一种健康环保的新型节能材料。
近几年我国政府对建筑节能越来越重视,使得建筑墙体膜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建筑墙体膜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防水材料,在加强建筑气密性、水密性的同时,其独特的水蒸气透过性能,可使结构内部水汽迅速排出,避免结构孳生霉菌,保护物业价值,并解决了防潮与人居健康,是一种健康环保的新型节能材料
在水汽的状态下,水颗粒非常细小,根据毛细运动的原理,可以顺利渗透到毛细管到另一侧,从而发生透汽现象。当水汽冷凝变成水珠后,颗粒变大,由于水珠表面张力的作用(水分子之间互相“拉扯抗衡”), 水分子就不能顺利脱离水珠渗透到另一侧,也就是防止了水的渗透发生,使透气膜有了防水的功能。
建筑材料及其制品水蒸气透过性能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材料及其制品水蒸气透过性能试验方法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和量的单位,原理、仪器设备和材料、试件,试验程序﹑结果的计算和表达,测量方法的精确性和测试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吸湿的和不吸湿的建筑材料及其制品,包括有天然表皮或饰面的材料及制品。本标准针对不同材料及其制品规定了不同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水蒸气当量空气层厚度小于0.1 m的建筑材料及其制品。注:当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水蒸气当量空气层厚度大于1 500 m,可认为是不透湿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z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777——2008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T 20312—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湿热性能:吸湿性能的测定(GB/T 20312—2006,ISO 12571 :2000,IDT)
GB/T 20313 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湿热性能:含湿率的测定瞭烘干法(GB/T 20313—2006,ISO 12570 :2000,IDT)
JG/T 309—201l外墙涂料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及分级ISO 9346绝热─传质—物理量和定义
4原理
将试件密封在装有干燥剂(干法)或饱和溶液(湿法)的试验杯开口上,组成测试组件,然后置于温度和湿度受控的试验工作室中。由于试验杯中和试验工作室中的水蒸气分压不同,水蒸气湿流会流经试件。定期称量测试组件的质量就可测定稳定状态下的水蒸气湿流量。
5仪器设备和材料
5.1试验杯
试验杯常为玻璃或金属材料制成,应耐干燥剂或饱和盐溶液的腐蚀。试验杯的设计应适合附录A~附录E所规定的各种不同材料的测试。注:圆形的试验杯较容易密封,透明的试验杯有助于更好地观察饱和溶液的状态。5.2遮模
金属材质制成的方框或圆环,其形状,尺寸应与使用的试验杯和密封方法相适应。当使用遮模时,合适的密封材料能形成清晰的,可重现的试验面积。遮模应保证试件的试验面积至少为试件面积的90 %。
5.3厚度测试仪
试件厚度的测试仪器应满足以下要求:分度值0.l mm,或者精确度达到试件厚度的0.5%,取两者中精确度高者。
5.4 分析天平
测定测试组件质量的天平应满足以下要求:精度为0.00l g。对质量较重的测试组件,天平的精度可为0.01 g。
注:附录H论述了影响测试精度的因素,其中包括了相关天平精度的内容。
5.5试验工作室
试验工作室应为温度和湿度受控的房间或箱体。其相对湿度保持在设定值士3%范围内,温度保持在设定值土0.5 ℃的范围内。为了确保工作室内环境的均匀一致,空气应持续在工作室内循环,试件上方的空气流速应控制在0.02 m/s~0.3 m/s之间。当测试高透湿性的材料时,应测量流经试件上表面的空气流速。
宜使用适合的传感器和记录系统连续测定和记录工作室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如有必要还需测定和
记录工作室内的气压。应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校准。5.6密封材料
密封材料应不透湿。在测试过程中,不能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亦不能导致试件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密封材料应具备良好的操作性,能保持一定的韧性,试验期间不会开裂,且与试件有良好的结合性。由于熔融的密封材料易渗入多孔材料引起试件有效面积的误差,因此在试验前应用绝缘胶带或者环氧树脂对多孔试件的边缘进行密封。
注:合适的密封材料有:
a)90%微晶蜡和10%增塑剂(如低分子量的聚异丁烯)混合物﹔b60%微晶蜡和40%石蜡混合物。
5.7干燥剂
在23 ℃温度下保持一定相对湿度的干燥剂:
---粒径小于3 mm的无水氯化钙,相对湿度0%;--—高氯酸镁,相对湿度0%。
5.8饱和溶液
在23 ℃温度下保持一定相对湿度的饱和溶液:--―硝酸镁饱和溶液﹐相对湿度53%;
饱和溶液,相对湿度85%;
-磷酸二氢铵饱和溶液﹐相对湿度93%;————硝酸钾饱和溶液﹐相对湿度94%。
其他饱和溶液形成的相对湿度见GB/T 20312中附录A。在进行试验时,应定期检查溶液﹐确保其为饱和溶液。
6.1试件的制备
测试试件应能够代表产品。如果产品有天然的表皮或饰面,应包括在试件中。但如果要测试芯材的透湿性,则应去除表皮或饰面。如果试件两面的表皮或饰面不同,则应按使用时的湿流流经方向进行测试。如果湿流流经方向未知,试件的数量应加倍,对每个湿流流经方向分别进行测试。当产品为各向异性材料时,试件在进行制备时应使测试时湿流流经方向与使用时的湿流流经方向一致。
试件制备时应防止试件表面受损而影响测试流经试件的湿流量。
6.2试件尺寸
6.2.1形状
试件应切割成与所选择的测试组件相适合的形状,不同类型材料的试件形状详见附录A~附录E。6.2.2外露面积
圆形试件的直径或方形试件的边长应至少为试件厚度的⒉倍。外露面积(上、下曝露面积的算术平均值)至少为0.005 m'。当试件为均质材料时,其上下曝露面积相差不宜超过3%;当试件为非匀质材料时,其上下曝露面积相差不宜超过10%。
6.2.3试件厚度
一般情况下﹐试件的厚度应为产品的使用厚度。当产品为均质材料且厚度超过100 mm时,试件可以进行切割使其厚度小于100 mm。当产品为非均质材料时,如有集料的混凝土材料,则试件的厚度至少是其z大集料粒径的3倍(5倍更为合适)。
对于有孔洞的产品,则应对其实心部分进行测试。整个材料的透湿阻应按在一维方向上实心部分及孔洞的比例计算。
如果需要测试的产品过厚而使试件的试验面积无法满足6.2.2的规定,那么只有将产品制成薄片试件进行测试。所有制成的薄片试件都需进行测试并且报告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