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泵是一种能够精确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的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手术室、ICU、急诊科、普通病房等场景,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静脉输液治疗。
一、技术原理
输液泵通过机械或电子方式驱动输液管路,实现流量的精确控制。常见技术路线包括:
1.指状蠕动泵:
(1)结构:由多个滚轮(指状)组成,通过旋转挤压弹性输液管(如PVC管),形成负压推动液体流动。
(2)特点:
①流量精度高(±1%~±5%),适合小剂量、长时间输液(如化疗、营养支持)。
②输液管可更换,避免交叉感染。
③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
2.注射器泵:
(1)结构: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注射器活塞,精确控制液体排出量。
(2)特点:
①流量范围窄(0.1~1000 mL/h),但精度j高(±0.5%~±2%),适合微量输液(如镇痛药、血管活性药物)。
②需使用专用注射器,成本较高。
3.膜片泵:
(1)结构:利用膜片振动产生压力差,推动液体流动。
(2)特点:
①无脉动流,适合对流量稳定性要求高的场景(如新生儿输液)。
②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二、核心功能
1.流量控制:支持手动设置输液速度(mL/h)或输液总量(mL),部分型号可预设多段输液程序(如先快后慢)。
2.报警系统:
(1)阻塞报警:检测管路压力异常(如针头堵塞),触发声光提示。
(2)空瓶报警:通过液位传感器或重量检测提醒更换药液。
(3)气泡报警:利用超声波或光学传感器检测管路内气泡,防止空气栓塞。
(4)电池报警:低电量时提示充电或更换电池。
3.数据记录与传输:内置存储器记录输液历史(如时间、速度、总量),支持通过USB或无线方式导出数据。
4.安全防护:
(1)防逆流设计:单向阀防止血液回流。
(2)防自由流(Free-Flow):关闭泵门后自动锁定管路,避免误操作导致液体快速流出。
(3)权限管理:通过密码或指纹识别限制操作权限,防止误设置。
三、维护与保养
1.日常清洁:用湿布擦拭外壳,避免使用酒精或腐蚀性清洁剂。
2.管路管理:每次使用后更换输液管,避免重复使用导致感染风险。
3.校准周期:建议每6-12个月由专业人员校准流量精度(使用标准流量计)。
4.存储条件:长期不用时,取出电池,存放于干燥阴凉处(温度10~30℃,湿度≤80%)。
更多产品信息来源:http://www.scyyyq.com/Products-34755987.html
http://www.chem17.com/st431558/product_34755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