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仓鼠卵巢细胞系是生物制药与生物技术领域的“主力细胞系",源于中国仓鼠卵巢组织,因具备高效表达重组蛋白、遗传稳定性强及易于基因编辑等特性,成为重组药物生产与蛋白功能研究的核心工具,应用价值横跨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
该细胞系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科学家Puck从成年中国仓鼠卵巢皮质组织中分离获得。原代细胞经多次传代筛选,形成形态均一的上皮样细胞群,早期用于遗传学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因被成功用于表达重组人gan扰素,逐渐成为生物制药的shou选宿主细胞,目前已衍生出CHO-K1、CHO-S、CHO-DG44等多个亚型,各亚型在蛋白表达效率与代谢特性上略有差异。
生物学特性方面,CHO细胞呈上皮样形态,体外培养时为多边形或短梭形,贴壁生长,部分亚型(如CHO-S)可适应悬浮培养。细胞核大而明显,呈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胞质丰富,含多个线粒体以支持高强度蛋白合成。生长特性上,其倍增时间约为18-24小时,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或F-12培养基中生长迅速,z适培养条件为37℃、5%CO₂环境,悬浮培养时需添加抗结团剂以维持单细胞状态,传代至100代仍保持核型稳定,这一特性远超其他哺乳动物细胞系。
功能特性上,CHO细胞的核心优势在于重组蛋白表达能力。其具备完整的蛋白折叠与翻译后修饰系统,可对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糖基化、磷酸化等修饰,修饰模式接近人类细胞,解决了原核表达系统的蛋白活性问题。研究显示,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CHO细胞,单克隆抗体表达量可达10-15g/L,远超骨髓瘤细胞系,且表达产物的均一性高,免疫原性低。同时,该细胞系对葡萄糖的代谢效率高,可在无血清培养基中高密度培养,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在研究应用中,CHO细胞系的价值体现在多个维度。在生物制药领域,全球70%以上的重组蛋白药物(如单克隆抗体、胰岛素、生长激素)均由其生产,阿达木单抗、利妥xi单抗等重磅药物的生产工艺均以CHO细胞为核心,其高表达效率与产物安全性经过了数十年临床验证。在蛋白功能研究中,CHO细胞因背景蛋白干扰少,常被用于外源基因的过表达实验,通过构建稳定转染细胞系,可解析膜蛋白的结构功能或酶的催化机制,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信号传导研究中,CHO细胞是zui常用的表达系统。
此外,该细胞系在基因编辑技术验证中也具重要价值。其基因组序列明确,且对锌指核酸酶(ZFN)、CRISPR/Cas9等编辑工具的兼容性好,通过敲除或敲入特定基因,可构建缺陷型或报告型细胞系,用于药物靶点验证或高通量筛选。例如,敲除CHO细胞的GS(谷an酰胺合成酶)基因后,可建立依赖外源谷an酰胺的筛选系统,显著提高重组细胞株的筛选效率。
更多:CHO仓鼠卵巢细胞
http://www.by-cell.com/Products-24947453.html
https://www.chem17.com/st265675/product_24947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