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采购改革节奏的加快,大型医疗设备终于走到了带量采购的叉路口。目前,全国多地开展落实具体行动,以量换价,支持国产设备。不久,我国大型医疗设备的市场格局或将进入崭新的一页。
今年,安徽省进一步优化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制度设计,完善医用招采规则,坚持“一品一策”,创新建立“医院报量,临床评价,带量集采,组套竞争,五步降价”的集采工作机制,形成了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安徽模式”。
据了解,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临床检验试剂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议价,选择免疫诊断细分市场化学发光项目,共13家企业88个产品谈判议价成功,平均降幅为47.02%。经测算,年节约资金约1.73亿元。
除了安徽省,深圳市近期也出台了大型医疗设备集中采购的相关政策。7月28日,深圳市财政局发布《2021年度市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八类医疗设备批量采购项目竞争性谈判采购审批前公示》,拟代22家市属医疗卫生机构,统一通过公开征集供应商竞争性谈判方式实施批量采购,采购项目包括MRI、CT、DR、B超、呼吸机、麻醉机、腔镜、监护仪八类医疗设备。
随着冠脉支架国采的启动,近年来guo家、省级集采的覆盖范围正不断扩大,中小企业已越来越力不从心,中标者不断向头部企业集中。显而易见,当下对国内中小型企业而言,赚钱已经不是s要难题,生存才是。未来一旦大型医疗设备正式纳入国采范围,对其造成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医疗设备htt p:/ /w ww.pl999.c om/的集中采购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医疗器械的生产商而言,利润空间会被大幅压缩,就像突如其来的一场寒冬,生命力不顽强的企业和产品将会被冻死,能活下来的都是优质的企业和经得起考验并且勇于创新的产品。